须发直立、横眉怒目↓
▼
每一篇他的课文都要“朗读并背诵全文”
心中这无趣的形象就顿时提高了许多许多
▼
然而,看起来既严肃又厉害的鲁迅
在真实世界里,却有着不一面的面孔
「时尚的弄潮儿」
在赴日本留学的时间里
鲁迅便是东京弘文学院江南班里第一个剪去辫子的人
人对于辫子的情结还是相当深的
所以,鲁迅也算是走在时尚浪尖儿上的人了
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毕业照
▼
驾驭起大V领、毛衣叠穿等时尚法则
也丝毫没有违和感
▼
有少许刘海的偏分短发
还有当时最时髦的立领学堂装
这样子很容易联想起太宰治写的《惜别》:
“周先生一换上旅馆的棉和服
简直就像商家的少爷一样俊雅”
▼
不仅要对自己的着装高要求
还要对身边人的衣品带着批判的眼光
即便是对萧红的衣品
也评价的头头是道:
▼
那就太图样图森破了
▼
PART B
被写作耽误的设计师
曾经是医生,而后是著名的文学家
思想家、革命家,每一个领域
鲁迅都掷地有声
可是历史的铜镜一转
他在设计、鉴赏领域,亦有建树
陈丹青曾说:
“鲁迅是一位最懂绘画、最有洞察力、最有说服力的议论家,是一位真正前卫的实践者,同时,是精于选择的赏鉴家。
那么他将可能成为一位设计师
毕竟,他的设计作品就像他的眉毛一样,
冷淡而深情
▼
「北大校徽设计」
北大校徽就是鲁迅的杰作
一看就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!!
▼
1917年的鲁迅每天到教育部上班
下班后便躲在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抄写古碑
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
他在给先生的信中写道:
“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,也不必多复杂,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。”
接受蔡元培委托后
鲁迅便着手设计北大校徽
▼
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
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
▼
上部的“北”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
下部的“大”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
有如一人背负二人,构成了“三人成众”的意象
给人以“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”的想象
▼
同时,“北大”二字还有“脊梁”的象征意义
鲁迅用“北大”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
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
▼
这个北大校徽曾被刘半农戏称作“哭脸校徽”
但鲁迅将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北大采用
一直延续到1949年,后又因历史原因长期弃用
上世纪80年代又重新使用
▼
有意思的是,北大校徽和鲁迅像结合
绘像草图流传网络已久
有网友研究
英文→头发→光芒
北大→五官
1898→脖子
约在2000年,我研究发现北大校徽内藏有意思鲁迅头像。真是“文如其人”。估计是潜在“移情”,不一定是有意为之。整个LOGO也有点像飞行器。
▼
PART C
鲁迅要是干设计,设计师都没法活了!
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
就像北大校徽的设计过程一样
鲁迅用双手,把字体设计出了新花样
▼
尤其是汉代的石刻图案
▼
他的很多书封面设计都选择了“素封面”:
除了书名和作者题签外,不着一墨
“于无声处听惊雷”
▼
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
成就了《呐喊》和《引玉集》
这两个鲁迅书籍封面设计的经典之作
▼
苏联版画家们的姓名字母被分为八行横排
置入中式版刻风格的“乌丝栏”中
与左边竖写的“引玉集”三个大字相映成趣
▼
鲁迅先生以猫头鹰自居
他在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序言》中写道:
“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,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,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,我的言中,是大家会有不幸的。”
枭鸣,就是猫头鹰
这只猫头鹰也是鲁迅的经典之作
细看会发现这只活泼灵动的猫头鹰的双眼
被画成了一对男女的头
▼
鲁迅还在 1912 年和许寿裳、钱稻孙
一起合作设计中华民国国徽
当时的一段时间里
钱币、旗帜上都使用了这一图案
▼
鲁迅绘《朝花夕拾》插图
▼
鲁迅设计的《珂勒惠支版画选集》广告
▼
最后请出设计师鲁迅先生
他身上的这件衣服也是自己设计的
▼
PART D
最后
鲁迅先生说过:"学医救不了中国人"
但是设计和写作可以啊!
▼
很多作品都没有给读者留下很高的辨识度和印象
封面设计与作者思想也没有达到高度融合
越发感觉鲁迅的审美很前卫
简直就是设计界的一股清流
▼